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教育资讯 > 最新动态

校服:延续千年的文化符号

2021/12/24 11:28:34 人评论

《礼记》有云,“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礼仪教育的集中地。而校服也不仅是学校的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学生的精神气质。时代的沉淀说起校服的历史,…

《礼记》有云,“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是礼仪教育的集中地。而校服也不仅是学校的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学生的精神气质。

时代的沉淀

说起校服的历史,很多人都认为英国是校服的发源地。在亨利八世时期,英国人采用统一的蓝色套装作为学生的统一着装,深蓝色意味着一种谦逊的品质,成为一直以来英国校服常用的颜色。

英国基础教育最出名的,除了学校悠久的文化历史之外,就是英国的校服文化

但殊不知,早在周朝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统一身着“校服”去读书进学,而类似的传统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直到清王朝建立,“长袍马褂”成为了学子的统一服装。

中国校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描写的就是穿着青衿的学子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新文化运动极大地变革传统,服装“西服东渐”成为趋势,中国首次出现了制服式校服。

林徽因(右一)身穿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款式源于文明新装

当时的校服以女生校服最有特色,采取中西结合的方式,齐领、前襟右掩;下装则为西式的百褶裙,一般长过膝盖至足踝,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三十年代,由满汉服装相融合、改良而成的中式旗袍成为中国女子日常服装,校园里的女学生也开始穿改良旗袍。建国后,经历了物质精神极为匮乏的时代,全民文革更使得草绿色布衫成为了“国服”,教育凋敝的年代,校服自然也并未受到重视。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青春的印记

直到改革开放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随着教育事业发展,教育部开始规范统一校服,其设计理念主要为保证运动方便,节省开支、减少家庭经济负担,于是仿照亚运会运动员领奖服设计了这种肥大的校服。在“面口袋”校服一统天下的时日里,学生们都裹在宽大的运动服里度过了自己的豆蔻年华。

毫无美感的“面口袋运动服“成为80后集体共同的回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宽松呆板的校服已经严重不符合新时代的审美,在个性化的潮流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长开始提倡更具特色并且能展示新一代风采的校服样式。从百年前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制服式校服到面口袋校服的盛行,学子的穿着往往会成为一个时代特色的体现,各种各样的校服伴随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茁壮成长,留下了属于青春的印记。

文化的传承

作为历史悠久的衣冠王国,校服与教育文化相得益彰,不仅体现着人文的理念、教育的哲学,也展现着以文化自信重塑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美学。校服作为一种校园服饰,它可以折射校园文化,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学生们的精神面貌。校服和学校的教具、课本有着同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它从整体上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和服饰文化水平。

飒美特礼服系列

校服建设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高低,它不但创建现代精神文明,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发达与否的直观体现。校服符号作用的强大功能,体现学校精神风貌、办学方针、教学质量,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是特色办学的必由之路。校服本身涵盖着校园精神,其营造了一种特殊的环境礼仪文化,使德育手段以及校园文化在学生身上具体体现。飒美特校服文化与学校理念交融,传递一种美德情愫,唤醒学生心中的审美知觉,潜移默化学生的精气神,让教育的边界不断扩大,文化的追求不断延伸。

飒美特受中国服装协会邀请,负责《中华礼仪服饰白皮书》校服板块的内容编撰工作

作为国际高端校服专家,飒美特致力于推动中国校园服装礼仪文化建设。通过对美的追求,铆接教育与生活。用美学的经纬织就每一件校服,让他承载并陈述学校的文化理念,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立体表达方式。

当一件校服具备更多的美学价值与文化内涵,教育也当在此发生。


相关资讯

  • 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4月15日,福建省教育装备与基建中心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共福建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委员会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研究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  会议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

    2024/4/21 14:59:09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