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校服资讯 > 最新动态

全国政协委员为校服满意度提升支招,学生、家长参与投票等形式增加参与度和互动性

2022/3/11 14:39:17 人评论

本报记者 史玉成说起校服,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就是运动服、“面口袋”、单调……这似乎也是许多学子的集体记忆。校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具有其他服装所不具备的教育承载意义。然而,在中国服装协会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中显示,伴…

本报记者 史玉成



说起校服,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就是运动服、“面口袋”、单调……这似乎也是许多学子的集体记忆。



校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具有其他服装所不具备的教育承载意义。然而,在中国服装协会校服产业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中显示,伴随家长对校服品质安全、审美需求的升级,市场竞争机制不足的弊端日益凸显。面对这种状况,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为如何提升校服满意度支招。



“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我国历来重视服饰礼仪及其教化功能,注重外表与礼义的统一,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认为,校服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审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包括校服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中华民族共同的审美追求,不能轻忽它的意义与价值表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对此也有同感:“校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实物载体,应该体现青少年朝气蓬勃、向上向美的精神风貌。”她认为,近些年,我国中小学生的校服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距离成为学校和社会的一道“风景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要解决这个问题,提升校服的品质和美感,几位全国政协委员纷纷给出了他们的“招儿”。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月宁表示:“校服看似小事,实际上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到孩子中去做调研,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其中,要知道孩子心目中最美的校服是什么样子。同时,要在校服中体现校园文化,做好校园文化的宣传。”



张雪也认为,可以让学生参与校服的设计,并通过学生、家长投票等形式增加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校服的设计、选择,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对于如何更好发挥校服的育人功能,杨朝明认为,学校可以依据各自的历史文化渊源,推出与校园文化相匹配的着装礼仪、审美等相关教育内容,也可以举办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礼仪性校服着装在校园艺术文化生活当中的应用。



《中国质量报》


相关资讯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